“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谈了香港问题后为何栽倒在了大会堂石阶上_中国_邓小平_主权
在1982年初,刚刚赢得马岛之战的撒切尔夫人开启了她的首次访华之旅,此次之行标志着她执政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她于9月22日清晨从东京起飞机,经过一夜的航行,次日清晨顺利抵达北京,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
到了9月24日,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会谈,主要围绕香港问题进行探讨。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的表情显得愈发严肃。然而,当她走出人民大会堂北门时,看到一众记者的围堵,脸上紧绷的神情瞬间化为灿烂的笑容,展现出她的外交风度。
在她步下倒数第二个石阶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她的高跟鞋意外与台阶相卡,整个人不慎跌倒,手袋也飞出了好远。此时,英国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滑稽的瞬间,部分报道将摔倒的原因归咎于她的健康状况,而另一些则认为是因为高跟鞋的高度过于夸张。但是无论如何,此次意外都无法逃避与香港问题的关系。
在她的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撒切尔夫人谈到香港的未来问题,英国希望能保留对香港部分领土的主权,同时再将这部分主权转交给中国,以换取对香港的持续治理权。然而,在谈判桌上,她才意识到这种想法不过是她自己的幻想。令她感到震惊的是,邓小平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说实话,主权是一个绝对不可以讨论的问题,”这番话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的提议,“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意味着中国不仅要收回新界,也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如果不收回,那就等同于承认中国政府是晚清的残余,而领导人如李鸿章”。
展开剩余62%这次首次会谈发生在1982年,距离1997年香港回归还有整整15年的时间。面对邓小平的坚定立场,撒切尔夫人极为不满,表示“如果宣布收回香港,将会引发动荡,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然而,对于“铁娘子”的警告,邓小平毫不客气地回应:“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时,早已考虑到了所有可能情况。我们甚至想到了一个不愿面对的难题:在15年的过渡期内,香港万一发生严重动荡,该如何应对?届时,中国政府会不得不重新考虑收回的时间和方式。”这种回应实际上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英国在马岛海战中取得的胜利如何辉煌,中国并不会因此而畏惧。虽然中国在经济上相对薄弱,但在国防和信念上毫不退缩。
经过双方的激烈交锋,撒切尔夫人深刻意识到,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定并非在征询她的意见,而是给予她的一种面子,根本是一种单方面的通告。最后,经过22轮艰苦卓绝的谈判,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抹去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
结语: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25周年即将到来,我们回首这四分之一世纪的风雨历程,彼此携手同行。在我们庆祝祖国强大、香港繁荣之时,绝不能忘记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能够成功收回香港是多么不易的成就。此次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期待。
发布于:天津市